icon 返回所有歷史展覽

「想入非非」-馬偉圖個人作品展

 


「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

                                             ──楞嚴經


「非非」乃佛家語,是古印度宇宙觀中一種禪修者死後所生存的世界。如果相信死後意識依然,在那中陰之間,會是玄妙超脫,還是虛無飄渺?這種存在與非存在的空間,正好是建築師兼藝術家馬偉圖(Alexandre Marreiros)創作的場域。作為建築師,馬偉圖形容自己的工作嚴謹卻刻板,他的職業是為了提供現實世界的人一個實際的場所和解決問題的方案。但作為藝術家的馬偉圖卻並不安份,他喜歡把現實的場景變成他筆下的樂園,那裡有他的奇思異想,遊走於影像投射出來的所謂現實與虛擬之間。

 

他的作品結合了攝影、繪畫與拓印技術,相片中的建築物地點包括了科阿峽谷史前岩石藝術遺址和當地的小教堂,又有他童年的故鄉葡萄牙埃什托里爾小鎮的泳池,也有他現居地澳門的新葡京賭場。這幾個地方像是南轅北徹,互不相干,但卻蘊藏著馬偉圖對人類與自身根源的想象。科阿谷的史前岩石群是位於葡萄牙和西班牙邊界附近的露天舊石器時代藝術遺址。在1980年代末,人們在山谷建造大壩時發現了遺址擁有大量關於動物和人物等題材的岩畫。岩畫大約作於公元前20000年至22000年之間,內容以自然界的獸類為主。在這遠古的時空背景下,馬偉圖把人與事互相重疊,於遺址的博物館外,端坐著清朝皇帝與妃嬪們,遠處的荒野不單有中國古代的亭台樓閣,也有澳門新濠集團旗下的摩珀斯酒店和美獅美高梅。二萬年前,誰又能想象這些洞穴中人類的祖先所畫的動物,會被今天的藝術家借題發揮,變成碟上被瓜分的肉?

 

馬偉圖的影像語言獨樹一幟,包含了他混血的多元文化背景,父母於澳門出生,為土生葡人,但他從小就於葡國長大,對澳門既有密不可分的緣份,卻又遠在千里之外,他來來回回,對自身文化的根源有著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這種模棱兩可成為了他的語言;他的氣質。

 

立足於界線之間,任何定義對他來說都是不完整的,於是他要創建屬於自己的語言,佔據想像的空間。建築專業為他帶來了他的視覺藝術語言的根基,他的創作手法非常精細,用數碼攝影把建築物紀錄下來,再把打印出來的手繪畫像用拓印著墨於相紙上,這過程要求精準,製成的藝術品精緻細膩,加上於畫面上手繪的線條與色彩,把整體的空間縱橫交貫,層次卻分明。

 

馬偉圖的影像是一個時光與空間交錯的界面,那裡有我們所能認知卻又無法預測的意象,是謂「非想非非想處」。

 

策展人
郭恬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