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 返回所有歷史展覽

“共生”——第三屆中國與葡語國家藝術年展

“共生”(Symbiosis)這概念來自生物界一個巧妙的生存現象,互利共生,又稱互惠共生,是指在生物界中某兩物種間的一種互相依賴、雙方獲利的共生關係。這些關係可以是長期的,包括物質接觸或者生化聯繫。美國著名微生物學家瑪葛莉絲(L. Margulis)博士根據她多年研究的結果,深信共生是生物演化的機制。她說:”大自然的本性就厭惡任何生物獨佔世界的現象,所以地球上絕對不會有單獨存在的生物。””共生”一詞的希臘文“Symbiosis”原義就是共同生存。根據近年的研究,顯示生物共生的現象可能就是推動生物演化的原動力;而不是達爾文所倡議的”生存競爭”。

自然界中有這樣的一種現象:當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時,顯得矮小、單調,而與眾多同類植物一起生長時,則根深葉茂、生機盎然。人們把植物界中這種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現象,稱之為”共生效應”。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既存在於自然界中也存在於社會生活中。

現代對共生現象和科學理論的研究最早是從生物學家開始,1879年德國真菌學家德貝里(Anton de Bary)首先提出了共生的概念。一百多年來,科學研究和社會經濟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和發展,對”共生”現象和理論研究已逐漸由生物學範圍滲入和延伸到社會學、管理學的許多領域。

作為一種哲學概念,”共生”的主張早已在中國儒家的”萬物一體”、“天地同根”等學說中體現。而道家有“天地與中和相通,並力同心,共生凡物。”(太平經)的世界觀。而佛家中的“共生”,更被視為萬法空性的真諦:“是故佛說:一切諸善法,皆從因緣和合共生,無有一法獨自生者。是故和合時各各有力。” (《大智度論》卷 62)

“共生”作為古往今來人類與整體大自然的存在與發展密不可分的現象與理念,本策展方案提出其於“第三屆中國與葡語國家藝術年展”這跨文化藝術的交流與展現平台為導向主題,探索中、葡文化藝術之間的共生效應與關係。

於“第三屆中國與葡語國家藝術年展”的大前題下,是次展覽的範圍被定為澳門與大灣區九個城市的藝術家,是以本策展計劃由澳門出發,邀請五位曾獲葡萄牙澳門東方基金會藝術獎,並曾於葡萄牙駐場創作、舉辦個展或曾於葡萄牙的藝術學校留學畢業的本地藝術家,展出與葡萄牙文化與交流相關或與本策展主題”共生”有關之藝術作品,從澳門與葡萄牙文化背景出發,再將策展邀請延伸至大灣區的五位藝術家。澳門藝術家梁子毛的大型畫作“摩訶婆羅多”與廣州藝術家張弛的同為大型畫作“百鳥朝鳳”,前者的末日色彩正好與後者的盛世景像互相呼應。然後張弛的畫作系列“光合作用”又與澳門藝術家鄧國豪於葡萄牙創作的攝影作品“光合作用”產生了“現實”與“想像”之間微妙的視覺連結。於葡萄牙波爾圖藝術學校畢業的澳門藝術家王翊於展場中央的井口上裝置了其為是次展覽創作的“魚香九層塔”,作品以金屬線和透明膠片創作,而現居深圳的江安則用日常生活中的物件來製作其裝置雕塑,兩者皆在嘗試突破藝術媒材的界限。翁麗晶的油畫探索人性在社會的規範中如何保有真我,而來自深圳的陳元隆的紙本水墨畫作則在探索人性於抽象與具象之間的模糊之境,兩者的作品不約而同的展現出怪誕與詭異。然後兩位女藝術家澳門李嘉瑩的電腦成像互動裝置與深圳徐子薇的LED燈和鏡子裝置都透過新媒體來展現虛擬的美學。最後,深圳藝術家劉香林再度來臨特地為其對澳門的印象創作了一個行為藝術互動體驗,於展覽開幕與澳門觀眾分享。

被邀請的國內藝術家均以其作品與同場展出的澳門藝術家之“共生”性為連結,以其創作媒材、主題與展現形式作為與澳門藝術家作品的呼應延伸,以藝術“共生”之名,引伸出葡國、中國澳門與大灣區之間微妙的藝術與文化連結。


策展人
郭恬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