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 返回所有歷史展覽

「觀.非觀」— 意象藝術系列專題展覽之一:「非觀」— 官宏滔個人作品展

澳門全藝社2023年年度計劃的第一個項目「觀.非觀」——意象藝術系列專題展覽第一部份於3月推出「非觀」——官宏滔個人作品展。官宏滔為90後的年輕藝術家,專業從事攝影與影像創作,近年對風景攝影至後製過程的影像抽象化作了一系列的創作研究。這次展覽展出了官宏滔共23套數字攝影景觀作品,將日常的山水樹木換化成抽象的視覺形態,探索「新攝影」的「能觀」與「所觀」的可能性。

 

官宏滔說:「非觀的數字攝影景觀靈感來自於莊子:『天之蒼蒼,其正色邪?』」與其說先秦莊周的《消遙游》為抒發情感之作品,不如說這是一篇對於觀點角度辯證的議論文,莊子舉出例證,說明如果我們只從某個視界觀看事物,那麼我們「能觀」(to view)的能力只會被局限:「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朝生暮死的菌類不到黑夜就死去,因而不知道月相變化的規律;寒蟬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因而不知一年的時光。於是,莊子問道:「天空蒼蒼茫茫的,難道是上天真正的顏色嗎?」而「所觀」(to be viewed)的實相,又如何探索?

 

官宏滔自述其所提出的「非觀」(Non-View),「是反對主動和表面的觀看,在攝影媒介和數字化的山水影像之間實驗,表達人造物(科技)和自然之間的矛盾,他從風景攝影影像抽取元素,還原成『像素』,打印成大型的影像作品,抽象的風景對映著現實的觀看,為『非觀』的探索。」

 

然後我們看到官宏滔利用數碼後製過程創作的「面目全非」的「山水」圖像,其藝術「意象」;寓「意」之「象」,是藝術家審美理想和審美意藴追求的體現,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是用來寄託主觀意識的客觀物象。他的「非」觀,是一種後現代的主觀反叛,而非虛無主義中的否定客觀存在的所有可能性。加上其具有虛擬性的特徵,指意象所具有的非現實性。意象既可以用想象和虛構來表現現實中沒有的東西,也可以用非現實的形態表現現實中已有的東西。官宏滔的虛擬「山水」攝影,並非虛構,而是基於其數碼本質的延伸。他說:「我們習慣的顏色只是人眼和大腦處理出來的,而現實可以有無限種可能性。而數碼攝影的本質就是數據捕捉。」

 

正如量子力學中的「觀測者效應」(Observer effect)所指的,「觀測」這種行為對被觀測對象造成一定影響的效應,而在任何「觀測」之前,世事萬物其實都有n種可能性,而一旦遇到「觀測」,對事物的某種視界就會定型,所謂「現實」,無非是主觀的觀察罷了。既然如此,藝術家幾近沉迷地在數據的視覺領域中觀察與實驗,尋找他在攝影哲學中的新大陸,如果我們可以想象一種與傳統攝影的紀實性背道而馳的「新攝影」,這種把所有「能觀」的「現實」視為基礎性的「非觀」攝影,藝術家能否從中創造他的新世界?

 

從較早前的攝影作品《非觀:天開之時》(2020)的開天意象,到《非觀:挪亞看到山頂》(2021)的末世之象,再到《非觀:山水互聯之啟動》(2022)中看見山是水,水又是山的萬物相連,藝術家在數碼攝影的世界中肆意破壞,又重新創造,要打破所有規條,甚至到了最新創作的《非觀之樺》(2023)中,樹木以近乎數碼繪圖的形式出現,藝術家把全新的審美理念在我們的眼前視覺化,邀請觀者們以「非觀」的角度觀看,興許能看出莊子問題的答案。 

 

策展人

郭恬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