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 返回所有新聞

從錯誤中學習成長記 — 全藝社成立一周年

去年的十二月八日,全藝社於三巴藝門舉辦首個展覽“澳門當代藝術六人展”,除了是本地首間代理澳門當代藝術作品的商業畫廊開業外,亦是全藝社這個本地藝術家組織的誕生。全藝社的成立與發展方向,打正旗號推動本地藝術與文化產業發展,一年匆匆過去,値得回顧探討的事情不少。

 


展覽不斷,累積新作過百
從去年十二月至今,全藝社於三巴藝門舉辦了七個本地藝術家個人展,包括六位駐場藝術家吳方洲、唐重、李少莊、楊子健、君士坦丁和筆者,另加成員吳少英的個展,除此亦舉辦了兩個本地藝術家聯展,包括揭幕的“澳門當代藝術六人展”及“說風話涼Summer Show:十六人澳門當代藝術展”。除本地以外,全藝社亦於北京設立交流中心,舉辦了“澳門當代藝術展”,展出了十五位澳門藝術家新舊作品共二十四件(套),過去一年,參與全藝社展覽的本地藝術家共十八人,展出新作超過一百件(套),包括繪畫、攝影、錄像、裝置、雕塑、版畫等各種媒體,除了激勵本土藝術創作外,更為本地積累了豐富的發展經驗與文化內涵,亦為日後文化產業發展種下根基。未來一年,三巴藝門亦計劃主辦六位藝術家的全新作品展以及與國內藝術家合作的交流展。

 


首都設點,突破市場限制
誠如施政報吿所言,澳門文化產業發展面對“二少一小”的問題(土地少、人口少、市場小),如何突破局限為全藝社成立時反复思量的問題,於海外或國內設點,均為考慮之列,而基於語言、市場以至人脈關係等種種考慮,首都北京為不二之選。全藝社早於成立時便計劃於八月藉奧運之機於北京設點,但礙於種種原因延後至十月開幕。北京全藝社當代藝術交流中心的設立,可說為澳門藝術家打開了一扇通往國際的大門。眾所周知,中國當代藝術近年發展迅速,備受國際注目,世界各地的畫廊、藝術中心與藝術工作者紛紛在北京設點,今天的北京更被喩為七十年代的紐約;從798藝術區的國際知名度並不遜於紐約的MoMA或巴黎的龐比度可見一二。全藝社北京的交流中心只是起步,往後透過中心所舉辦的展覽及駐場計劃才是“戲肉”,不單是國內與澳門的藝術家能受惠,兩岸四地中的香港和台灣藝術家,亦可藉此交流,擴闊視野和提升創作水平,只要有足夠的資源,北京全藝社的交流中心必能發揮作用。
積極爭取,世界舞台曝光。


除了於澳門及北京設點舉辦展覽外,全藝社更積極向世界各地的國際藝術博覽會申請參展,計劃中參展香港、北京與紐約的博覽會,幸運地澳門的申請書全被接納,以澳門藝術家名不經傳,僅以作品水平而被獲邀參展,可謂意外收穫,可惜的是首兩個博覽會均申請不到任何政府與商業資助,結果香港的參展計劃失諸交臂,而北京的則要由各成員集資十多萬元參加及自費出席,幸好“紐約亞洲當代藝術博覽會”能獲得政府及基金會三分之二經費贊助,各參展人只需集資約十萬元參展;礙於經費問題,全藝社多次參展均只能以極不專業的方法(如自攜作品與不購買保險)參展,此為極差的做法,除影響作品質量外(只好選取較小的作品),亦冒很大風險,損失的可能不只是澳門藝術家的作品,而是澳門創作成果的寳貴資產。


回看兩次國際博覽會參展,除了認識了不少買家、藏家與拍賣機構人員外,亦累積了不少國際參展經驗,雖然未能成功出售作品,但卻有效提升澳門藝術家和作品的知名度,為藝術品投入市場打下基礎,更使不少人認識到澳門博彩業以外藝術發展的狀況,對宣傳澳門的文化形象幫助不少。而未來一年,全藝社已獲香港、俄羅斯、台北、上海、北京以及紐約等大型國際藝術博覽會邀請,可見出外參與國際展覽有利於宣傳澳門藝術。
開拓市場,不忘回饋社會。


全藝社藉展覽不斷探索與開發市場,過去一年亦成功地售出小部份作品,對澳門此一片空白的藝術品市場而言,取得一定啟發與經驗,雖然仍在摸索,但一年下來支持全藝社的政府部門、基金會、私人企業以至本地藝術愛好者不少,相信只要能持續發展,兩三年內建立出健康的市場一點不難。


政府部門以外,本地企業與私人的支持,對全藝社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如何開拓更多與私人企業的合作十分重要;本年全藝社曾與本地雜誌社合作,於慈善哥爾夫球賽舉行義賣籌款,所得善款捐助本地慈善機構。


除此,全藝社在本地企業家的支持下,成功籌得七十多萬善款,設立“全藝社藝術奬學基金”,藉此基金鼓勵與幫助本地三十歲以下的年靑藝術工作者出外學習深造,全藝社相信,只有源源不絕的“新血”加入,澳門藝壇才可保持活力與競爭力,雖然資金有限,但作為起步尙算不錯,希望本地企業與基金會能不斷支持,使更多有志於發展藝術創作為事業的靑年能受惠,也為澳門藝術發展培養人才。

 


金融海嘯,前路困難重重
全藝社今年的展覽計劃開支不少,過去一年總支出超過一百五十萬,而來自政府部門、基金會、私人企業以及銷售等各項收入不到三分之二,明年隨著北京交流中心的全面投入運作,以及根據協議,三巴藝門明年開始須繳交租金,都為明年全年開支帶來大幅增長,在全球金融海嘯的壓力下,籌資與出售作品困難,為未來發展增添不少不明朗因素。
礙於資金有限,全藝社去年的展覽完全無法進行廣吿宣傳,大大影響展覽效果,可幸的是,全藝社與本地以至全球過百間傳媒建立溝通渠道,過去訪問、報導全藝社的媒體超過五十家,包括國際著名的Asia Art Pacific、香港的Timeout、國內的Hi藝術、藝術當代等,此外,日本、新加坡、菲律賓等地雜誌以及本地媒體亦有不少報導,而網上的聯絡數據亦達千人,Facebook的“會員”亦有超過三百人,這些免費的宣傳渠道均起到一定作用。

 


知難而進,作品水平為關鍵
綜上所述,未來一年充滿機遇與困難,行政工作繁重,必須增加人力資源才可應付大量工作。但回歸所有工作的根本,本地藝術家能否持續不斷創作出具質量及一定水平的作品,至為關鍵,而在創作過程中,如何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個人創意以及形成風格,而同時能找到配合市場需要的方向,均為藝術家帶來不少考驗,首要的仍是藝術家的自覺與進取,機會放在眼前,不懂把握的與人無尤。


根據不少外地經驗,發展文化產業、開拓藝術市場最少要十年,與任何行業一樣,當中更講求天時、地利、人和等種種因素,全藝社發展只有一年,所發揮的作用有限,有關工作亦不可能由一個非牟利的團隊便能做到,必須有政府的政策扶持、本地企業的投入參與、藝術家的全心投入以及更多藝術愛好者的支持,才能一步一腳印地慢慢累積經驗、階段性地總結成果,從錯誤中吸取敎訓,學習、改善而成長。


朱焯信


文章來源: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