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 返回所有歷史展覽

「幽幽——當代影像中的女性敘事」之一 「尋夢園-嚴芳個人作品展」

漂泊與追尋:嚴芳的《尋夢園》


策展人|郭恬熙


「當自由在封閉的圈子中實踐時,它便淡化為一場夢,成為自身的純粹影像。遊戲的氛圍本質上是不穩定的。在任何時刻,『日常生活』都可能再次占據上風。遊戲的地理限制比其時間限制更加明顯。每一場遊戲都在其自身空間領域的界限內進行。」  

——居伊.德波 Guy Debord


在存在與缺席;歸屬與疏離之間的臨界空間,嚴芳的《尋夢園》呈現為一場關於身份、場所和存在稍縱即逝的深刻視覺沉思。作為澳門全藝社2025年度計劃「幽幽——當代影像中的女性敘事」系列展覽的首個項目,嚴芳的《尋夢園》透過一位在澳門生活了三十年卻仍然感到這座城市既親密熟悉又始終陌生的女性視角,呈現了一個魅影般的澳門。


《尋夢園》是嚴芳由2018年起用了五年時間在澳門創作的攝影系列,是次展覽選出了45幅作品,該系列曾參加平遙國際攝影大展當代女性攝影展和大理國際影會,並在北京798藝術區映畫廊展出,獲得國內知名攝影藝術評論界的肯定。是次首次回歸澳門展出,於五星級的澳門巴黎人購物中心三樓舉行,別具意義。


嚴芳的作品並非對澳門的簡單記錄,而是她內心世界的投射。2017年的天鴿風災,成為了她創作生涯的分水嶺。從早期攝影作品《愛麗斯的澳門》中對美的追求,演變為對更深層存在問題的探索——生命在自然力量面前的脆弱、生存與死亡的關係,以及圍繞自身價值的複雜情感。


《尋夢園》系列的精妙之處在於嚴芳決定將自己物理性地置入構圖中,裹著酒店浴袍和浴巾——這既象徵她作為酒店從業者的職業身份,也是短暫性、匿名性以及公共與私密存在之間薄弱屏障的有力隱喻。這個白色籠罩的身影出現在澳門各處:廢棄建築、閃亮賭場、寧靜海灘、熙攘廣場和被遺忘的小巷。這身影同時具有幽靈般和肉身的特質,一個體現缺席的矛盾存在。


白色的浴袍和浴巾不僅是她的職業標識,也象徵著一種無名狀態,模糊了個體與群體、本地人與遊客之間的界限。她得以化身為一個觀察者,以疏離的視角審視這座城市,同時浴袍也如同一個保護殼,在面對內心的焦慮和不安時提供慰藉。


嚴芳對澳門矛盾空間的系統性探索——從世界文化遺產到破舊公寓,從旅遊地標到工業廢墟——創造了一幅遊客鮮少見證的城市心理地理全景。這個面部始終被隱藏的白色裹身人影,同時作為主體和客體、觀察者和被觀察者而存在。這種無臉性有力地訴說著服務業工作者在旅遊經濟中的隱形狀態,特別是那些基本貢獻常被他們服務的遊客所忽視的外來勞工。


然而,這個無臉形象不僅僅代表旅遊經濟中的服務業從業員,也同時象徵著本地居民,他們雖生於斯長於斯,卻在城市快速商業化進程中經歷著身份認同的迷惘與疏離。它還代表著那些懷揣夢想來此闖蕩的創業者,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環境裡艱難尋路。


嚴芳的《尋夢園》系列作品呈現了一種深刻的精神地理學實踐,透過攝影媒介探索了個體與城市空間之間複雜的心理互動。心理地理學(Psychogeography)理論認為城市不僅是物理環境,更是情感與心理的投射場域,而嚴芳正是以其獨特視角,將澳門轉化為一幅既真實又虛幻的心理地圖。


德波的引言精準地描述了《尋夢園》系列的核心:嚴芳在澳門這個「封閉圈子」中所體驗的自由感,確實如夢似幻,成為自身的影像反映。她的城市漫遊正是一種「遊戲」,一種重新詮釋空間並突破日常生活界限的嘗試,然而這種遊戲狀態始終面臨著被「日常生活」重新佔據的風險。特別是在作為旅遊城市的澳門,空間本身就帶有強烈的地理限制和特定功能,嚴芳穿著浴袍走出酒店的行為,恰恰是對這種空間界限的一種挑戰與顛覆。《尋夢園》在外面逛了一圈,如今又回到了酒店。


《尋夢園》系列中的城市空間被重新編碼:賭場不再僅是繁華的娛樂場所,而成為反思存在意義的場域;廢棄的建築不僅代表物質的衰敗,也隱喻著歷史記憶與身份認同的斷裂;空無一人的景點則呈現了旅遊城市在疫情衝擊下的脆弱本質。這些空間在攝影師的主觀體驗下被重新詮釋,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情境氛圍」(ambiance——正是德波所說的「遊戲氛圍」,本質上不穩定卻充滿創造力的狀態。


構圖本身揭示了嚴芳精緻的視覺感知力。她對稱性的運用創造出一種不可思議的靜謐,而主要遠景的視角強調了人物形象在建築和自然背景下的孤立感。這種視覺策略既強化了個體在宏大城市結構中的微小感,也創造了一種觀看的距離,使觀眾能夠同時感受到攝影師的主觀體驗與客觀現實之間的張力。這種張力恰恰反映了德波所說的「日常生活」與「遊戲空間」之間的持續拉鋸。這些照片多在深夜時分拍攝——當光的品質本身似乎在各種狀態之間徘徊,增強了展覽標題所暗示的夢境般特質。


在心理地理學的視角下,嚴芳的作品超越了單純的自我表達,成為一種集體情感的反映。她的孤獨、疏離與對身份的困惑,恰恰映射了全球化時代中許多人的共同處境。尤其是經歷了疫情期間拍攝的作品,那個蓋著毛巾的無臉身影,不僅是個人狀態的表現,也是當代社會普遍焦慮的具象化。


《尋夢園》邀請觀眾共同參與一場精神地理的探索。當我們注視這些影像時,我們不僅看到一個女性攝影師的私人敘事,也看到自己在都市空間中的影子。嚴芳的作品提醒我們,城市不僅是我們居住的物理環境,更是塑造我們心理與情感的場域。通過有意識地「漫遊」與觀察,我們或許能夠重新理解自己與所處環境的關係,這正是德波提倡的「漫遊」(dérive)實踐,試圖在被規劃的都市空間中創造新的體驗與理解,在熟悉中發現陌生,在陌生中尋找歸屬。